close

  荊山南路,這條大荊鎮中心的商業街,兩邊密密麻融資麻的“旺鋪”和川流不息的車輛人群,構成了潘燁的這家新華書店的生存環境。
  走在這條不過七八米寬的街上,最多的是服裝店,有品牌專賣店,也有折扣賣場,規模都不大。各種大排檔、餐飲店、蛋糕店、眼鏡店、藥關鍵字店、家電賣場、美容店、理髮店、孕婦嬰童用品店、咖啡館、足浴店、茶室、銀行、帶口腔科的社區醫療站……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
  混搭,是大荊商業業態的一大特色。一家賣平價化妝品的超市,還兼營剃鬚刀、吹風禮服機、染髮劑、雨傘、狐臭凈等。更絕的是另一家店,進門右手邊,貨架上擱著各種流行音樂和網絡金曲的CD,再看左手邊的櫃臺,全是各種釣魚竿、釣魚線、浮標等漁具。
  在四五百米範圍內,記者看到了兩家網吧。在杭州設計裝潢近乎絕跡的路邊電腦店,在這裡看來還很興旺。
  一家電腦商店,在二樓窗玻璃上貼著各種服務項目,其中包括“Q幣游戲點卡充值、MP3下載、光盤機車借款刻錄”等等。在大城市裡,這些接近全民普及的電腦技能,在這裡還是可以作為專業服務用來賺錢。
  在這條街上,記者看到了四五處關著門、掛著“店鋪轉讓”和聯繫方式的商店。“租金太高了,一間很小的店面,年租金就要10多萬。”潘燁說,“幾乎每個月,我都會看到有商鋪關門掛牌轉讓。很多店,開了一年就關了。”
  據她回憶,在這裡開了20年的店鋪,大概只有兩家。一家是三岔口的麵店,因為面做得超級好吃;另一家是鐵器店,生意一般,老闆能堅持下來的關鍵,在於這房子是他自己的。
  “我們這裡生意最好的,除了餐飲服裝以外,大概是足浴店了。文化消費場所,以前就是個空白。”葉曉斌說,“鄉鎮和城市裡的綜合文化素質,沒法比的。”
  “在大荊,別說書店了,連量販KTV都只有一家,而且才開了幾天而已。電影院更是沒有。”書店的葉曉斌告訴記者,鎮上有家劇院,除了在某些節日給學校放映主旋律電影以來,或者政府辦的節慶活動,基本上都是閑置的。
  新華書店對面的小百貨市場,在這條街上規模數一數二。經常有市場里的經營戶把孩子帶過來,“小孩幫我看一下”。忙於賺錢打拼的他們,把書店當成托兒所了。在他們眼裡,書店有一種讓人安靜下來的天然的力量,把孩子放在這裡,可以放心。
  “有個戴眼鏡的中學女生,從早8點半到晚上8點半,每到飯點回去吃半個小時的飯,再過來。前前後後差不多有一年時間了,就是沒買過一本。”店員翁璐琦說。
  離開這條街時,記者瞥見,在街邊等待生意的三輪車,車前面都貼著巨大的廣告版,為新款LED電視機打廣告。
  這裡屬於溫州,商業化無孔不入。同時,這裡又是一個小鎮,他們尚未與時代同步。
  本報記者 屠晨昕
  (原標題:餐飲服裝和足浴店生意最好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yotpkkiqvaqx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